close
本來就一直想看 《送行者》了,並不是因為它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當然,得獎是有更大的吸引力),題材算是特別,以殯葬業者做為題材(殯葬業者每天接觸死亡,從他們的角度來看生命的意義,會是怎樣的?),又聽說很多人哭得很慘,所以充滿了好奇。
簡短地說,本木雅弘飾演一個大提琴手,因為樂團解散及現實的嚴峻,放棄了音樂生涯,和老婆廣末涼子回鄉下,成了禮儀師,這個職業,讓他面對親友很多讓人不舒服的眼光,但慢慢從中找到了新的意義。
電影超過兩個小時,但沒有花什麼時間在音樂時期,或是放棄夢想返鄉的心路歷程,很快就帶觀眾跟著本木雅弘「入行」,相信大部份的觀眾也對這行業所知不多,至多就是有親人往生時有經歷過一些過程。本木雅弘的反應和一般人很類似,初見屍體當然會有很多不舒服的感受,這是工作的本身,《送行者》還帶了一些輕幽默,看起來挺輕鬆。至於工作之餘,別人對他工作的看法…也是類似的調調。
然而,在輕鬆之餘,偶爾也會有一些真情流露的時候,特別是本木雅弘的情緒反應,比如說在第一次處理屍體之後,回到家看到死雞的結果,以及突然對廣末涼子有種…讓廣末涼子當下不能理解的"慾望",雖然無法很明確說出來那滋味,但相信有和他一起做那第一次工作時的觀眾多少是能夠體會本木雅弘的心情的。
而 《送行者》還有很棒的一點,就是把音樂和電影做了結合,本木雅弘的心情,也反應在他的琴音聲中,讓音樂都充滿了感覺。
如果終究是一死,為什麼要活得很辛苦呢?看著生命不算長的魚力爭上游到死,本木雅弘覺得很沒意義而如此說,若有比人類更高等的生物來看人類,是否也會有這樣子的想法?
然而,《送行者》精采之處就在於,能夠從每一個亡者的人生終點,從已經結束的生命,來看生命。就算從非常宏觀的角度來看,人類實在很渺小,可是,我們的人生,就是我們的全部,輕如鴻毛或重於泰山,對已故的人或許不是那麼重要的…重要的是,在還活著的時候,自己是否感受到了「活著」,可能是和所愛的人的互動,可能是對某些興趣的熱情,可能是為了陌生人的付出…因人而異,但這一切活過的痕跡,並不會因為死亡而消逝,不知道為什麼,看著活著的人為亡者哭泣,那份對比的寧靜…安祥,突然後火行者很鼻酸…這部份不能夠用「理性」去思考的,太多的心情在其中了,特別是有經歷過自己在意的人的生離死別,大概更能了解吧。
《送行者》很細膩,特別是對送行的過程細節,每一個小動作都拍得十分唯美,從這其中,觀眾不知不覺就感受到了一種對死者的尊重,曾經是一條生命,到了最後,不論是個市井小民還是達官貴人,去掉了這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東西,每一個人,都應該要受到等量的尊重的…。
《送行者》的這份工作,經過了不同角度的重新思考,竟然神聖了起來…。其實,或許每一份工作都有它的價值所在,一味排斥的時候,總是會看到轉為醜惡的一面,在能夠倘開心去看待時,才會看到最真的本質吧…而願意把一份工作做好的精神,就是值得敬重的不是嗎?不論在我們的社會價值中,它的地位如何。
很多人,都會在了解之前,就用先入為主的觀念看事情,《送行者》也告訴了觀眾,在沒有深入認識之前,其實是沒有資格去批判的…不光是一個人的工作,任何事物都是如此,而我們太習慣於從片面之詞就決定了自己要喜歡或是討厭一件事情了,《送行者》帶來了許多的引申思考。
這部片子的感動是很淡的,不會刻意去製造悲情來讓觀眾哭,更沒有任何「說教」的感覺,卻又言之有物,比較適合本來就會看獨立製片的人(比較能夠自己從細節去體會)或是雖然以商業片為糧食但仍有對抽象微小事物比較敏感的一面,或是對生死有許多的想法。
其實像這一型的電影,要弄成哭哭啼啼的肥皂劇也很容易,但《送行者》不走這條路,它那顯得超脫的優美,對於能夠感受的觀眾而言,反而更會烙印在心底。
而 《送行者》還有很棒的一點,就是把音樂和電影做了結合,本木雅弘的心情,也反應在他的琴音聲中,讓音樂都充滿了感覺。
如果終究是一死,為什麼要活得很辛苦呢?看著生命不算長的魚力爭上游到死,本木雅弘覺得很沒意義而如此說,若有比人類更高等的生物來看人類,是否也會有這樣子的想法?
然而,《送行者》精采之處就在於,能夠從每一個亡者的人生終點,從已經結束的生命,來看生命。就算從非常宏觀的角度來看,人類實在很渺小,可是,我們的人生,就是我們的全部,輕如鴻毛或重於泰山,對已故的人或許不是那麼重要的…重要的是,在還活著的時候,自己是否感受到了「活著」,可能是和所愛的人的互動,可能是對某些興趣的熱情,可能是為了陌生人的付出…因人而異,但這一切活過的痕跡,並不會因為死亡而消逝,不知道為什麼,看著活著的人為亡者哭泣,那份對比的寧靜…安祥,突然後火行者很鼻酸…這部份不能夠用「理性」去思考的,太多的心情在其中了,特別是有經歷過自己在意的人的生離死別,大概更能了解吧。
《送行者》很細膩,特別是對送行的過程細節,每一個小動作都拍得十分唯美,從這其中,觀眾不知不覺就感受到了一種對死者的尊重,曾經是一條生命,到了最後,不論是個市井小民還是達官貴人,去掉了這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東西,每一個人,都應該要受到等量的尊重的…。
《送行者》的這份工作,經過了不同角度的重新思考,竟然神聖了起來…。其實,或許每一份工作都有它的價值所在,一味排斥的時候,總是會看到轉為醜惡的一面,在能夠倘開心去看待時,才會看到最真的本質吧…而願意把一份工作做好的精神,就是值得敬重的不是嗎?不論在我們的社會價值中,它的地位如何。
很多人,都會在了解之前,就用先入為主的觀念看事情,《送行者》也告訴了觀眾,在沒有深入認識之前,其實是沒有資格去批判的…不光是一個人的工作,任何事物都是如此,而我們太習慣於從片面之詞就決定了自己要喜歡或是討厭一件事情了,《送行者》帶來了許多的引申思考。
這部片子的感動是很淡的,不會刻意去製造悲情來讓觀眾哭,更沒有任何「說教」的感覺,卻又言之有物,比較適合本來就會看獨立製片的人(比較能夠自己從細節去體會)或是雖然以商業片為糧食但仍有對抽象微小事物比較敏感的一面,或是對生死有許多的想法。
其實像這一型的電影,要弄成哭哭啼啼的肥皂劇也很容易,但《送行者》不走這條路,它那顯得超脫的優美,對於能夠感受的觀眾而言,反而更會烙印在心底。
觀影最低需求
□ 喜歡真誠的感動勝過肥皂劇式的人工催淚
□ 對「生命」的題材有興趣
□ 喜歡看角色的情緒與心境轉變
□ 對電影中沒明白說出的東西有足夠的敏感度
火行分說 滿分10
–分說,不分說,由分說!
真誠 |
9 |
音樂 |
9 |
思考 |
10 |
質感 |
9 |
故事 |
9 |
文/ 火行者 firewalker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